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
  • 2025

    5-7
    定制化余热回收芯体按需设计 适配锅炉/窑炉/热泵等多场景 工业余热资源化利用中,设备与工况的适配性直接影响节能效果。定制化余热回收芯体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场景化适配,可满足锅炉、窑炉、热泵等不同设备的热回收需求。本文从工业余热回收的技术痛点切入,解析定制化芯体的设计逻辑、材料选型原则及多场景应用案例,探讨其如何通过精准匹配实现能源利用,为工业节能改造提供技术参考。在钢铁、建材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,锅炉排烟、窑炉冷却、热泵循环等环节产生大量中低温余热。传统标准化余热回收设备常因结构固定、参数单一,难以适配复杂多变的工业场景,导致余热回收率低...
  • 2025

    5-7
    余热回收芯交叉流结构优化 热回收率高达90% 在工业余热回收领域,交叉流结构优化技术为提升热回收效率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通过流体动力学设计与材料科学的结合,优化后的余热回收芯可实现高达90%的热回收率,显著降低能源消耗。本文从交叉流结构的技术原理出发,分析其流场分布特性、阻力优化策略及实际应用案例,探讨该技术如何助力工业领域实现高效节能目标。在能源成本攀升与碳减排压力并存的背景下,工业余热回收技术的效率提升成为行业关注焦点。交叉流结构作为一种创新的热交换设计,通过重构流体运动轨迹与强化传热机制,使余热回收芯的热回收率突破...
  • 2025

    5-7
    不锈钢余热回收芯体在工业余热处理中的创新应用 工业生产中,高温废热直接排放不仅造成能源浪费,还可能引发设备腐蚀与环境污染。不锈钢余热回收芯体通过耐腐蚀、抗高温的材质特性,为余热高效利用提供解决方案。本文从工业余热处理的技术痛点出发,解析不锈钢芯体的材料特性、结构设计及多场景应用优势,探讨其在延长设备寿命、提升能源利用率方面的技术价值,为工业节能降耗提供参考路径。正文:在钢铁冶炼、石油化工、食品加工等高温作业领域,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热长期面临处理难题。传统余热回收装置常因材料耐温性不足、腐蚀风险高等问题,导致设备维...
  • 2025

    5-6
    热交换芯体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与技术创新 热交换芯体作为新能源系统的核心组件,在太阳能热利用、氢能储存及地热能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本文从材料科学、结构设计及系统集成三方面,解析其如何通过耐高温涂层、微通道优化及智能控制技术提升能效,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其在降低能耗、延长设备寿命方面的技术优势,为新能源领域工程师提供技术参考。在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热交换芯体作为能量转换与存储系统的核心部件,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能效与可靠性。从太阳能光热发电到氢能储运,再到地热能开发,热交换芯体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,正推动新能...
  • 2025

    5-2
    板式热回收芯体在食品烘干工艺中的能效提升 食品烘干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温高湿废气包含大量可利用热能。板式热回收芯体通过非接触式热传导,将废气余热用于新风预热,降低烘干环节的蒸汽消耗。设备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,流道表面光洁度达Ra≤0.4μm,避免污染物残留,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清洁维护,满足食品安全生产标准。在果蔬脱水、肉制品烘干等食品加工场景中,传统热风循环系统需持续补充高温新风,能源消耗占生产成本的15%-25%。板式热回收芯体通过交错排列的金属板片,构建废气与新风的独立流道系统。当85-95℃的湿热废气流经芯体时,...
  • 2025

    5-2
    换热芯体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应用实践 数据中心全年制冷需求导致空调能耗居高不下。换热芯体通过室外低温空气与机房回风的热交换,实现自然冷源的高效利用。设备采用亲水铝箔涂层提升潜热交换能力,风阻值控制在50Pa以内,配合变频风机可降低30%以上制冷功耗,同时保障服务器运行温湿度稳定。数据中心传统冷冻水制冷系统在过渡季节仍需要压缩机持续运行。换热芯体通过室内外空气间接热交换,当室外温度低于18℃时自动启动自然冷却模式。回风(28-32℃)与新风(5-15℃)在芯体内完成热量传递,使送风温度降至20-24℃,满足ASHR...
  • 2025

    5-2
    热交换芯体在制药发酵车间环境控制中的应用 制药发酵过程需维持恒定的温湿度环境,传统空调系统能耗占车间总用电量的40%以上。热交换芯体通过回收发酵尾气的热能,将新风预处理温度提升10-15℃,同时实现湿度精准调节。设备采用抗菌涂层与密闭结构设计,符合GMP洁净度要求,支持在线灭菌操作。生物发酵车间持续排出35-38℃、湿度80%以上的尾气,直接排放导致大量能量流失。热交换芯体通过全热交换模式,在回收显热的同时利用高分子膜材料传递水蒸气潜热,使新风在进入空调机组前完成温湿度预调节。核心技术创新点:湿度协同控制:复合传质膜...
  • 2025

    4-28
    换热芯体结构设计的优化路径 本文从流道排布、支撑框架、密封结构三个维度解析换热芯体设计要点。对比分析平行流与交叉流布局的压降特性差异,阐明波纹角度与换热效率的量化关系。针对制药、船舶等特殊行业,提出耐压强度与流阻控制的平衡策略,推荐采用蜂窝状支撑框架与激光焊接密封技术。同时探讨模块化设计对维护效率的提升价值,为工程实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在工业换热器制造领域,换热芯体结构优化是提升能效的关键环节。实验数据显示,采用30°波纹倾角的交叉流设计,较传统平行流布局可使传热系数提升18%,同时压降控制在12kPa...
  • 2025

    4-28
    换热芯体材料选择的关键考量因素 本文系统分析换热芯体材料选择的核心指标,重点阐述导热系数、耐腐蚀性、机械强度三大性能参数的匹配原则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(化工、暖通、电力等),提出316L不锈钢、钛合金、镍基合金等材料的适用条件,详述表面处理工艺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机制。最后解析材料厚度与换热器整体能效的量化关系,为工程选型提供数据支撑。在工业换热器设计领域,材料选择直接影响换热芯体的使用寿命与运行效能。根据ASTMA240标准,常规应用场景建议采用316L不锈钢作为基材,其铬镍含量可确保在pH5-9区间内具备良好...
  • 2025

    4-24
    烟气消白降温冷凝热交换芯体应用解析 本文针对工业烟气处理过程中热能利用率不足及环保排放要求,重点阐述铝箔换热器芯体在烟气消白降温冷凝系统中的应用优势。通过分析其波纹翅片结构设计、耐腐蚀铝材特性与多层复合工艺,说明该芯体如何实现烟气显热与潜热的梯级利用,同时满足气态污染物冷凝捕捉需求。正文将系统解析运行原理、材质选型要点及工程应用注意事项。在工业烟气治理领域,如何实现烟气消白与热能综合利用的双重目标,已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。铝箔换热器芯体通过创新结构设计与材料应用,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。材质特性分析采...
共 102 条记录,当前 1 / 11 页  首页  上一页  下一页  末页  跳转到第页 
版权所有©2025 厦门大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备案号:闽ICP备2024054724号-1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   管理登陆

扫码加微信

TEL:18065929385

扫码加微信